能讓你回憶幾十年的菜不在五星級酒店,也不在在異鄉(xiāng)小巷。而是最平凡的日常,比如閬中百姓人家最普通的一道早餐,只要離開家鄉(xiāng)便再難吃得。
記得婆婆做的早餐是白米粥、紅薯粥或其他雜糧粥,配菜是老人親手做的蛋心紅紅的土咸鴨蛋、涼拌胭脂蘿卜(蘿卜串好曬干了之后加點紅油辣子和保寧醋涼拌。)油炸的花生米、自家發(fā)酵的白白嫩嫩咸香適宜的豆腐乳,還有炒豆豉(閬中豆豉做法:1、兩斤以上黃豆,泡2~3小時;2、冷水煮一個多小時至黃豆兩指一搓成為兩半;3、撈出黃豆,用布口袋捂緊保持20度以上4~5天,發(fā)酵至黃豆能扯絲;4、把黃豆置案板上剁細并加上姜、鹽、花椒、辣椒面;5、用兩手拍成長方體,長寬似黑板刷,厚度約5厘米,放簸箕內(nèi)吹干。切成薄片炒后即可食用。)以及土瓦罐里撈出的四川泡菜,偶爾奢侈一下,再配一碟酥軟鮮香的鹽葉子牛肉。這些小菜就著濃濃的粥,可以一氣吃兩三碗。
小菜都是手工自制,健康又營養(yǎng),豆制品富含蛋白,又能補腦,還不含脂肪。符合時下流行的健康法則。所以很多的閬中老人都長壽。
這些小菜看似平常,手藝都是閬中祖輩傳下來的。像婆婆們那一輩最傳統(tǒng)的閬中女人,一年到頭都是忙忙碌碌,曬蘿卜,弄豆豉、豆腐乳,泡鴨蛋,做皮蛋,炸酥肉,炸果子,做香腸薰臘肉,弄泡菜這種就更是小事一樁 了。隨著時間流逝,很多傳統(tǒng)的手工技藝已漸漸失傳。媽媽們會一些,到我們這輩就幾乎都不會了。人生有味是清歡,簡單的一粥一蔬之間,有多少傳統(tǒng)沉淀,親情流傳。
華珍鹽葉子牛肉技法列入四川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,也代表著政府和大眾對民間的手工技藝更加珍視,為了使其不被歷史長河所湮沒,必須加以保護和發(fā)揚光大。家鄉(xiāng)味道,是記憶也是歷史。 |